專題分享

專題分享

備戰測考 - 孩子輕易放棄?8招增強心理韌性

【橙訊】如果孩子沒有合適的處理逆境的方式,他們或會產生無助,甚至絕望的感受,進而影響身心健康。要應對逆境,希望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它可以為孩子度過艱難時刻提供動力,而這一點正是容易放棄的孩子所缺乏的。

CNBC報道指出,有研究顯示,抱著希望可以大大減少少兒焦慮和抑鬱的情況。充滿希望的孩子內心有掌控感,他們將挑戰和障礙視為暫時及能夠被克服的,因此更擅長在困難下成長及幫助他人。對於父母而言,好消息是心存希望可以教出來的。對此,親子專家Michele Borba提供8個方法培養孩子在面對困難時都能心存希望。

 

1.  在消極想法產生當下即時干預

不理智的悲觀主義會消磨希望,因此在孩子形成消極的思維習慣之前,幫助他們意識到這種思維傾向十分重要。家長可建議孩子用一個小動作來自我提醒,例如當負面想法產生時,可以拉拉自己的耳朵,作為及時干預消極情緒的提示。

對於年幼的兒童,可以讓她們為自己心中的悲觀聲音取個綽號,有助孩子識別並控制負面想法。當孩子對此越來越得心應手,家長別忘了及時認可及鼓勵孩子的進步,不妨試下讚賞他們「我見你經過自我練習做得越來越好啦」。

 

2.  使用積極向上的口號

文字有強大的力量,透過一些積極向上的口號(例如「事情總有出路的」、「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有達到成功的條件」),孩子可以在面對困難時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減少悲觀情緒。父母平時說的話有機會成為孩子的口頭禪,因此家長們不妨為自己選擇一句積極的口號,做好孩子的榜樣。

家長亦可以建議孩子通過Canva等名言生成平台,將鼓勵樂觀心態的話語放上手機熒幕背景,不時提醒自己。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得主谷愛凌在為比賽準備期間,將手機屏保設為一句箴言「How bad do you want it?」,每當她打開手機,就會見到純黑的屏幕上出現這句話,提醒及鼓勵她記得自己的冬奧會目標。

 

3.  透過頭腦風暴法獲得解決辦法

充滿希望的孩子通常不會迴避問題,而是勇敢面對,因為他們抱持著困難可以被解決的信念。Michele Borba建議家長向孩子指出,如果想不被問題困住,就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家長可以教孩子用S.T.A.N.D.縮寫提醒自己遇到問題時,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慢下來,以便思考。(Slow down so you can think.)

講述遇到的問題。(Tell your problem.)

問自己,「我還可以做甚麼?」(Ask: “What else can I do?”)

不帶評判地說出自己可以為解決問題而做的所有事。(Name everything you could do to solve it without judgements.)

選擇最好的處理辦法並付諸實踐。(Decide the best choice and do it.)

 

4.  與孩子分享充滿希望的消息

不時與孩子分享鼓舞人心的新聞,可以增加他們對世界產生積極變化的希望。有研究發現,有記錄值得感恩事情習慣的人在短短10周之後,對他們的生活更充滿希望。家長亦可以在睡前和孩子安排一個時間回顧今日的快樂點滴,細數三件(個)值得感恩的事或人,說出背後的原因,幫助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一面,促進他們以正向積極的心態看待世事。

 

5.  思考「如果會如何?」類型問題

悲觀的孩子容易對事態做出悲觀預測,放大不好的結果,因此更容易喪失希望。要讓孩子學會合理評估事態,家長可以讓孩子多思考「What if」(「如果… 會如何?」)類型的問題,從而更貼近現實地思考可能發生的結果。

這類型問題可以是:「如果你嘗試了(或不去嘗試),會發生甚麼?」;「最壞的結果是甚麼?它有多大的機會發生在你身上?」;「如果這樣做,最有可能產生的後果是甚麼?」。透過這些問題,孩子可以更好地衡量潛在後果是否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那樣糟糕。

 

6.  慶祝點滴收穫及進步

反復失敗的體驗會消磨希望,但有任何小小的成功受到認可都會滋養信心。Michele Borba建議家長將成功重新定義為收穫(gain),即是通過努力達至相對過去表現而言的小進步,並幫孩子認識到個人進步。例如,對孩子指出,「上次,你只對了9個單詞。今次你對了10個!有進步!」,

當孩子在某些問題上有改善,通過提醒他們記得自己的改變,可以增加他們改進的動力。例如,向小朋友指出,「還記得你過去搵不到朋友嗎?現在你有好幾個朋友啦!」

 

7.  堅定自信地表達自我

失去希望的孩子在自我表達上常常顯得不自信。肢體語言在這方面有重要作用,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昂首挺胸、與他人溝通時直視對方的眼睛,以讓自己在表達自我時顯得較為自信。

Michele Borba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思考幾個維護自己的表達,對他人傷害或侵犯到自己的行為說不。例如,「這樣一點也不酷」、「這樣是不對的。」

 

8.  積極幫助他人

向孩子展示他們有能力給其他人的生活帶來變化,可以增加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及面對未來的希望。家長可以在家中設置一個慈善盒,讓孩子將想要捐贈給其他有需要人的物品放入其中,亦可以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思考可以為改善他人的生活做些甚麼。

 

來源:橙新聞 – 親SON教

© 2024 ECzone. 版權所有.

最佳瀏覽瀏覽器類型和版本:iOS 12+、Android 10+及最新版本的 Chrome、Firefox 和 Edge
eczone